專訪意大利漢學家李莎:這個時代,是中國的時代
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上官云)“一輩子我都沒能解碼中國世界,專訪我一直在學。利漢李莎”日前,個時國意大利漢學家、代中翻譯家李莎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如是時代說道。
近日,專訪2025世界中文大會“解碼中文世界”平行會議在北京舉行。利漢李莎期間,個時國李莎接受了中新網記者專訪,代中分享了這些年來翻譯文學作品的時代感受,并由衷感嘆中國文化的專訪豐富與博大精深。
李莎與中國的利漢李莎緣分,要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說起。個時國
意大利漢學家、代中翻譯家李莎。時代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圖彼時,大學畢業后,她來到中國,逐漸對中國文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在此后的時光中,她翻譯推介了劉震云、賈平凹、莫言等多位中國作家的作品。
聊到翻譯生涯,她直言,喜歡自己翻譯的每一本書,有喜歡的小說,便會主動去找作者,“幫他們把作品推介到國外,這對我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如何翻譯好一本作品?李莎也有“秘訣”:熟讀原著,細致剖析內容,確定其所屬的類型,然后尋找意大利語的同類型作品進行對照,力求做到細節翻譯準確、傳神,語言優美。
如果在翻譯過程中遇到難題,她往往會去詢問作家本人,獲得直接、有效的信息。
翻譯《師父》,她曾經請該書作者徐皓峰吃飯,由于搞不懂書中的一些武術動作,為了將其翻譯好,便請求他示范一下武術動作,“徐老師站起來比劃了幾下,飯館的人都在看我們。”
“作為譯者,對于原著作品中包含的情感等所有東西,我們必須準確傳達。有一個原則必須遵守,那就是一定要尊重原著,原著是最重要的。”她說。
有趣、故事寫得好……她如此形容中國文學的魅力與吸引力。李莎是劉震云等中國作家的忠實讀者,也喜愛中國武俠小說,“雖然我并不會武術,但我愛它。”
在她看來,劉震云很有幽默感,這同樣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他的小說將深刻的生活哲學以幽默的方式展現出來,令人發笑但又引人深思,這是一種很細膩的寫作技巧。
這些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市場不斷擴大,并日益受到海外市場的歡迎。《2024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超50億元,海外用戶規模超3.5億。
作為翻譯家、漢學家,李莎對中國網絡文學的超強影響力有切身感受。她曾單獨翻譯過幾部網絡文學作品,也翻譯過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的一部分小說。
不僅如此,李莎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出席活動時曾看到過一組數據,這組數據顯示,中國的網劇在海外也很流行。
“在意大利,我看到很多人在追中國的網劇,讀中國文學作品的人也比以前多。”提到中國當代文學,她表示,就自己這些年譯介的作品而言,類型文學在意大利比較火,包括推理、科幻、都市生活等等,影視劇對原著小說的傳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為何這些文學作品得以流行海外?在李莎看來,首先是因為故事好,而且對很多外國朋友而言,中國很神秘,人們希望了解中國,而文學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和方式。
從文化流行角度來說,她坦率地表示,“我父母那個時代是美國的時代,他們看好萊塢電影,而眼下這個時代,是中國的時代,中國有好的網絡文學、電影乃至優秀的年輕服裝設計師。”
她也建議,那些有志于譯介中國文學作品的外國青年,要多看書,多來中國走一走、看一看,多認識人、與人交流,去打破頭腦中的刻板印象與偏見,真正了解中國。(完)

實探西貝新店開業:菜品全面降價 性價比提升
撿漏大王!網友2630元低價搶到RTX 4070主機:暢玩高畫質3A
榮耀400全球發貨量突破600萬臺
每支不到1毛錢:金士達碘伏棉簽9.9元100支發車(京東16.9元)
亞太唯一!Gartner最新報告:阿里云在生成式AI四大維度均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