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主板PCB幾層板、幾OZ銅是什么意思 看完秒懂
作為承載整機各個零配件的電腦懂平臺,主板在PC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主板地位。
在DIY攢機時候,什意思除了芯片組、完秒支持內存類型、電腦懂網卡的主板速度等參數,部分高端主板還能看見諸如“6/8層PCB”、什意思“2oz”銅等描述,完秒雖然都知道這些個數字越大越好,電腦懂但不少DIY老玩家可能也說不出他們具體含義,主板其實這兩個指標就像主板的什意思骨架與血管,直接決定了性能上限與穩定性。完秒
PCB:主板電路的電腦懂立體布線藍圖
PCB的全稱叫印刷電路板,通常采用FR-4作為基材,主板它由環氧樹脂和玻璃纖維布復合而成,什意思表層敷有銅箔材質的線路與各個元器件連接。
在電子產品中,最簡單的單面板(1層)只有一面有導電線路,通常用在功能簡單、規模小的設備(例如遙控器、電子玩具等)。雙面板(2層)正反兩面都有線路,能實現基礎的交叉布線,通常用在家電、高端電源等設備。
但對于PC主板來說(這里特指臺式機主板),2層板甚至連入門級產品都不夠資格,這不僅是因為電路的規模不夠,而且沒有獨立的電源層和地線層,高頻信號很容易互相干擾。
此時的PCB就開始引入層數的概念,簡單說就是電路板中導電銅箔的分層數量,各層之間再用FR-4絕緣材料隔開,通過金屬通孔實現上下層連接,不同層數對應著完全不同的電路復雜度。
現在主流的主板都是多層板(4層及以上),通常是“信號層-接地層-電源層-信號層”的結構(大家可以腦補一下榴蓮千層蛋糕),獨立的信號層像盾牌一樣隔絕干擾。
而中高端主板常用6層板結構,額外增加的信號層能容納更多元器件連接,“3+1+3”對稱壓合結構避免翹曲,同時還會增加主板的機械強度和耐熱性。而服務器或者高端PC主板還會采用8層板設計,每層都有明確分工,讓復雜電路井井有條。
銅:電流傳輸的“承載標尺”
銅,自然指的就是PCB各層面的銅箔線路了,但“OZ(盎司)”這個單位很容易讓人誤解成重量,其實它是銅箔厚度的行業標準:1OZ指的是1平方英尺面積上覆蓋1盎司純銅的厚度,換算后大約是 35微米,差不多是三根頭發絲的粗細。
1OZ銅往往是普通PC主板(包括筆記本主板)的標配,按電流承載公式計算,1OZ銅做的2mm寬走線,能穩定承載2.1A電流,完全滿足常規信號傳輸需求。有些超薄板或主板內層會用0.5OZ銅(約17.5微米),既能節省空間又能控制成本,只要設計合理也不會影響性能。
而2OZ及以上的厚銅,就是為高功率設備準備的“加強版血管”。2OZ銅(70微米)的載流能力是 1OZ的兩倍,同時散熱效率也大幅提升,因此高端PC/服務器主板常用這種設計,滿足頂級CPU穩定供電需求。但厚銅也有缺點,例如線路蝕刻難度更大,成本也更高,還會限制精細線路設計。
不過,主板的層數和銅厚從來不是孤立設計的,而是根據設備定位精準匹配的,例如普通臺式機主板通常是4-6層板搭配1OZ銅,不僅滿足日常辦公、游戲需求,而且成本可控。而高端主板會采用6層板+2OZ銅甚至8層板+2OZ銅的組合,既能保證高頻信號穩定傳輸,又能應對超頻時的大電流和散熱壓力。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
- 同檔最大!榮耀500全系8000mAh電池:零下20℃也能用
- 百度:Q3總營收312億元,AI業務同比增長超50%
- 無縫連接多元場景 三星Galaxy Z Flip7為用戶打造智慧生活新境
- (粵港澳全運會)專訪香港羽毛球隊總教練:比全運像開盲盒,有驚喜也有“驚嚇”
- 3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 造就最大鉆石礦床 但為何沒人去開采
- 云錦非遺技藝織就高端:華為Mate X7以可靠定義折疊屏新高度
- 光峰科技在LIPA 2025大會發聲:激光 + LCoS 方案引領 AR 眼鏡體驗革新
- 行業首款定制AI芯片電競顯示器 AGON AG277UX 即將上市!
- 華為查找設備新增“關機驗證密碼”功能:不怕惡意關機 丟手機找回概率大增
- 安謀科技Arm China發布全新“周易” X3 NPU:算力高達80 FP8 TFLO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