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影像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小米當下,小米的最強“Ultra”系列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相比前代,機皇小米17 Ultra并非簡單的快小看點常規升級,而是匯總在影像系統、外觀結構、小米通信規格以及周邊配件體驗等多個方面都出現了明顯的最強突破。種種跡象顯示,機皇這臺機型將繼續延續Ultra在小米產品線中的快小看點定位,主打極致影像,匯總并可能成為本周期安卓影像旗艦中變化最明顯的小米一臺。
影像依然是最強外界最關注的部分,新機的機皇主攝被爆料為5000萬像素的全新超級大底傳感器,具備更大的快小看點物理尺寸,并搭載新一代LOFIC技術。匯總
該技術能夠帶來更高的動態范圍表現,在同等進光量條件下,處理高光與暗部細節的能力更強。根據爆料,主攝物理光圈達到F1.6檔位,并配備全套鍍膜,而等效光圈約為F4.5左右。這一代主攝的底比上一代大了一圈,在高動態范圍場景下有望實現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意味著Ultra仍然會把主攝作為最核心的亮點進行打磨。
長焦部分也是大幅躍遷,新機采用2億像素的潛望鏡頭,搭載新的4x4RMSC技術,可在多焦段實現無損變焦,并支持“長焦微距”這種更具操控感的拍攝方式。焦距范圍跨度大,可近可遠,鏡組方案是廠商獨占。
據爆料,這顆潛望鏡的動態范圍也很高,并且能與主攝的片上變焦進行無縫銜接,實現跨焦段的畫質統一。關注影像體驗的用戶往往會擔心中間焦段是否會出現過度依賴裁切的問題,不過爆料博主明確否認了“中焦降級成小底傳感器”的說法。此前外界曾質疑新機是否放棄獨立中焦方案,而爆料顯示,本代的中焦體驗仍將維持旗艦級標準。
關于物理變焦方案,新機完成了全新的測試,配合多光譜傳感器和變焦閃光燈,讓潛望鏡具備更多拍攝模式。有博主表示,這項長焦方案屬于“超大杯獨占”,非常可能對應小米17 Ultra。
從說法來看,小米似乎希望在Ultra上延續類似“小米12SUltra概念機”的探索,為用戶提供更接近專業攝影的玩法。產品經理甚至向爆料者表示,這一次會帶來具有“顛覆性”的光學影像體驗,目標就是做到能對標相機。
外觀方面,新機將繼續采用居中大圓Deco的設計風格,與上一代基本保持一致,但上半部分的潛望鏡開孔尺寸更大。工程機的屏幕為1.1Xmm等級的四等邊大R角大直屏,整體尺寸與大杯一致。
后蓋材質可能是玻纖,并提供經典黑、白以及一款不錯的紫色。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版本外觀幾乎就是相機本體的造型,首推黑色,強調與影像定位對應的專業感。馬達部分爆料稱“屬于一般水準”,但電池容量和續航表現預計與上一代保持在高水平區間。
認證信息也提供了不少線索。型號為2512BPNDAC與25128PNA1C的小米新機已經通過3C和工信部無線電核準認證,似乎分別對應標準版與高配版的小米17 Ultra,其中高配將支持天通衛星通話與北斗衛星短信,而標準版不具備衛星能力。
全系均支持100W有線閃充,并且全系支持UWB技術。隨著小米生態、尤其是小米汽車上線之后,UWB在鑰匙、空間感知、自動解鎖等場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此前小米15S Pro就展示過車鑰匙無感開鎖、三秒立定自動開啟后備箱、軌道交通閘機無感支付等能力,因此Ultra全系搭載UWB也顯得順理成章。
從型號判斷,新機的發布時間大概率在12月左右。此前通過認證的“2512”編號已經讓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為年底發布會所準備。
如果傳言屬實,小米17系列將首次在同代中同時推出Pro Max與Ultra兩款高端型號,這與盧偉冰多次在直播中強調“Ultra會有,并且會有新技術”的公開態度保持一致。他曾在7月表示有信心讓小米16Ultra成為移動影像的新高度,而隨著系列命名調整,如今的曝光顯示這一目標很可能由小米17 Ultra來承擔。
隨著影像系統的持續升級,小米近年來在Ultra系列上嘗試以更接近相機的方向深化產品定位。從12S Ultra的可換鏡頭概念機,到13 Ultra的徠卡風格統一調校,再到14 Ultra的持續進化,小米顯然希望讓Ultra系列成為其在全球旗艦競爭中的強識別符號。
而從目前曝光中主攝、潛望鏡以及物理變焦玩法的變化來看,17Ultra這一代似乎正向著“全面突破”方向前進,并試圖完成一次更徹底的影像體驗升級。
從影像到外觀,從通信到配件體驗,再到更高階的影像形態與生態延伸,小米17 Ultra的整體輪廓已經相當清晰。可以預見的是,Ultra依然是小米手機體系中承擔“突破天花板”的旗艦產品,它不僅要維持影像硬實力,也要展現生態與體驗的全面融合。
在小米汽車、UWB、澎湃影像鏈路以及徠卡影調體系不斷完善的當下,這臺新機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款年度旗艦,而是小米影像發展方向的進一步明確。


相關文章




精彩導讀
熱門資訊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