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供需矛盾加深 臺灣輿論再度呼吁重啟核電
中新社臺北11月14日電 臺灣社會關于檢視“非核家園”政策、電力重啟核電的供需呼聲近期再度升高。
臺灣最后一座核電機組——第三核能發電廠二號機組已于今年5月17日正式停機。矛盾近半年來,加深全臺各地已接連出現較大規模停電事件。臺灣
臺“中研院”11月13日推估,輿論2030年全臺電力需求約為2800億度,再度重啟2050年將增至5000億度,呼吁核電如納入AI等算力需求,電力甚至將突破6000億度。供需臺當局設定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應達到六至七成,矛盾但目前估算屆時僅能供應風光電等再生能源約1000億度,加深占整體需求不到五分之一,臺灣數據落差明顯。輿論
綠電不足,再度重啟臺灣近年均以火電補缺。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發電量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火力發電總量達1850億度,占總發電量比重由去年的83%增至85.5%,碳排增加與空污問題令民眾擔憂。
臺“中研院”院長廖俊智13日表示支持重啟核電。他認為,核能已被視為潔凈能源,若能確保安全、取得社會共識,不使用核能非??上А?/p>
“非核家園”政策對成本因素的忽視備受詬病。長期參與能源問題討論的臺灣吉興工程顧問公司前董事長陳立誠指出,臺灣沒有不計代價減碳的“本錢”,應冷靜思考未來減碳之路及相應的能源政策。
廢除發電成本較低的核電,代之以昂貴的天然氣及再生能源發電,已導致電力成本不斷攀升。2024年,臺灣電費兩度漲價,尤其產業用電成本大幅增加;2025年10月,民生電價再次全面調漲。臺灣工商團體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呼吁民進黨當局正視核能價值,避免政策失誤繼續傷害產業競爭力。臺灣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童子賢表示,穩定、干凈、實惠應為能源政策的考量。至于是否該恢復核能,答案是肯定的。
輿論觀察到,面對“反核”這張曾經的“神主牌”,民進黨當局對“重啟核電”態度曖昧。臺灣資深媒體人彭蕙仙投書《中國時報》指出,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既擔心電力成為創造下一個如臺積電一般的“護臺神山”之阻礙,又缺乏面對政治挑戰的勇氣,對核電只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國內新聞
(責任編輯:時尚)
- 3 M.2+雙5G網口 鐵威馬F4
- “常寶”開啟“主場模式”:常州職工足球進入決賽再燃城市激情
- 亞布力滑雪場今冬實現“三山貫通聯滑” 滑雪者可“滑遍亞布力”
- “常寶”開啟“主場模式”:常州職工足球進入決賽再燃城市激情
- 云深處科技亮相2025上海電力展 四足機器人打造電力巡檢新范式
- 殘特奧會比賽總日程(2.0版)公布
- 16支球隊鏖戰“春BA” 長春市籃球超級聯賽燃起冬日激情
- 中日韓圍棋精英邀請賽收官 中國棋手丁浩奪冠
- 市占率達34.8%!三星第三季度DRAM銷量重奪市場第一
- 陳芋汐/掌敏潔獲得全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臺冠軍
- 慶首都媒體乒乓聯隊成立十周年邀請賽落幕
- 廣東隊全紅嬋/王偉瑩獲十五運會跳水女子團體雙人10米跳臺冠軍
- 上線僅兩天!阿里千問App沖入蘋果App Store總榜前三
- 踢過世界杯的邵佳一,能帶國足進世界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