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企業錄(www.zj28.net)-公司信息發布,網上買賣交易門戶 > 探索
奔馳的電車發布會 充滿汽油味
企業錄(www.zj28.net)-公司信息發布,網上買賣交易門戶2025-11-26 01:18:47【探索】7人已圍觀
簡介電車還是油車?時至今日,電車和油車的爭論仍沒有停止,很多人把它們放在對立面,車企也會區別對待,仿佛電車天生與眾不同,帶有劃時代的使命。這種使命感,讓車企著急劃清電車和油車的界限,告訴人們,這是一臺不一
電車還是奔馳布油車?
時至今日,電車和油車的車發充滿爭論仍沒有停止,很多人把它們放在對立面,汽油車企也會區別對待,奔馳布仿佛電車天生與眾不同,車發充滿帶有劃時代的汽油使命。
這種使命感,奔馳布讓車企著急劃清電車和油車的車發充滿界限,告訴人們,汽油這是奔馳布一臺不一樣的車,要比油車高級的車發充滿多。
奔馳沒去強調這條鴻溝,汽油甚至還讓發動機的奔馳布轟鳴響徹整個發布會現場。
11月20日,車發充滿梅賽德斯-奔馳在廣州舉辦XX科技創新日,汽油AMG GT XX概念車完成了首秀,這是奔馳在電動化時代交的超跑答卷。
新能源時代,馬力變得廉價,買菜車似乎也有做超跑的潛力,隨著超跑的門檻不斷降低,燃油車僅存的優勢也被壓榨不少。
和其他車企注重電動化性能不同,奔馳一以貫之,AMG第一款車型——“紅豬”AMG 300 SEL 6.8,以及第一款時速超300公里/小時的四門轎車——“鐵錘”AMG 300 E 6.0先后在發布會登場,巨大的引擎聲不斷沖擊耳膜,汽油味充滿整個會場。
這種奇妙的感覺,除了傳承之外,更多的是興奮。
對AMG而言,性能不僅僅是零百加速,還有可控且持久的動力輸出,以及無與倫比的操控,基于此,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應運而生。
01、8天環游地球
新能源車,要想快很簡單,但不能長久的快,從電機到電池,都容易出現衰減問題。
所以純電新能源車有一個不可能三角,就是極速、耐力和補能。
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把源自F1的驅動科技,比如電芯直接冷卻技術、軸向磁通電機等應用于純電車型上,這就保證了車輛不僅跑得快,還能持續跑得快。
和徑向磁通電機相比,軸向磁通電機的優勢在于,體積更小功率更強,同時還有著極強的扭矩密度和動力。
軸向磁通電機也叫“圓盤電機”,世界上第一臺電機,就是法拉第的圓盤發電機。此前之所以沒有大規模落地,主要是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一直沒有突破。
為了造好這臺電機,奔馳在自有工廠內生產,約100道工序中有35道為全球首創,涵蓋結合創新連接工藝與AI技術的激光制造方案,并已獲得30余項專利,這也說明電機的制造門檻非常高。
得益于緊湊的結構設計,軸向磁通電機僅需1/3的重量和體積便可輸出同等功率,而這種電機,GT XX概念車搭載了3部。
GT XX概念車的峰值功率超過了1000千瓦(約1360馬力),最高車速可以突破360公里/小時。
為了匹配這臺電機,GT XX概念車采用了全新四元電池、電芯直接冷卻系統和800伏高壓架構。
全新四元電池正極由創新的NCMA化學成分組成,負極融入硅基材料,能量密度可以達到300瓦時/千克。
全新開發的圓柱形電芯設計配合全極耳設計,可以進一步提升充放電效率和散熱性能,智能直接冷卻系統,通過高科技冷卻劑為每個電芯提供獨立的冷卻,確保電池的溫度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窗口,這也能保證即便激烈駕駛,也能實現最好的電力輸出。
依托于超800伏電氣架構,GT XX概念車的平均充電功率超過850千瓦,約5分鐘即可增加400公里續航,在原型充電樁的充電實測中,單根電纜實現峰值1041千瓦的兆瓦級充電功率,可持續約2.5分鐘。
為了驗證這套動力系統,AMG在意大利納多測試賽道進行了一場“極限挑戰”,GT XX概念車以平均300公里/小時的速度,連續行駛7天13小時24分鐘07秒,總里程達到40075公里,約等于赤道周長。
這意味著GT XX概念車用時不到八天的時間,就能實現環游地球。
在此期間,GT XX概念車平均每天行駛5300公里,幾乎全程以300公里小時恒速行駛,也成為沖刺賽和耐力賽的雙料冠軍。
當然這種速度并非只是為了刷新紀錄,軸向磁通電機與高性能電池等電驅技術,將隨AMG.EA高性能架構于2026年量產,架構平臺的首款量產車型——梅賽德斯-AMG全新高性能四門跑車很快也要來了。
02、一場技術接力賽
聊完概念車的性能,我們再聊聊科技創新日。
XX科技項目,是奔馳以量產為目標的未來科技計劃,XX分別代表著“X-Factor”和“X-Divisional”,前者象征突破常規、敢于顛覆的創新思維,后者代表跨領域、跨團隊的協作模式。
所以在發布會結束后,奔馳還特意準備了“三節課”,全方位介紹GT XX概念車為駕駛樂趣所做的努力。
比如GT XX概念車擁有可變葉片空氣動力學輪轂,這個輪轂能根據車速自動調節開合,巡航時關閉,保證高速區域更省力、更穩定,激烈駕駛時打開,提升制動散熱和車尾下壓力。
交互做的也很新勢力,車尾的MBUX流光燈帶集成700余顆可編程RGB LED燈珠,以燈語與圖像的方式呈現車輛狀態,可以顯示充電、續航等信息。
全球首款集成AR功能的競速頭盔,則引發不少驚呼,根據官方介紹,競速頭盔可以直接把車輛信息、賽場信息和駕駛策略投射到前方視野,整個畫面非常賽博。
回顧奔馳過去139年的歷史,幾乎每個時代都在探索前瞻科技。
1938年,W 125 Rekordwagen擁有765匹馬力和超1000牛米,這也讓其創造了保持80年之久的432.7公里/小時的汽車極速紀錄。
上世界80年代,奔馳就啟動普羅米修斯計劃,開始探索自動駕駛,1994年的測試車,就能在時速130公里每小時的狀態下狂奔1000公里,還可以在駕駛者確認后完成變道、自動超車。
直至今日,奔馳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時獲得L3、L4級自動駕駛認證并實際商用的汽車品牌。
2022年,奔馳推出VISION EQXX能效概念車,這是XX科技項目的首個成果,在三次真實道路續航挑戰中,其滿電情況下均行駛超1000公里。
目前VISION EQXX能效概念車已經有相關技術照進現實,比如全新奔馳純電CLA采用了與其同源的800伏電氣架構、碳化硅逆變器與多源熱泵,并衍生出采用創新化學成分的高壓電池和電動兩擋變速箱,實現同級唯一低于11千瓦時/100公里能耗。
正是對自己技術的自信,讓奔馳在面對電動化時代,能從從容容游刃有余。我們也能在一場面向未來技術的發布會現場,聞到久違的汽油味。
這不是落后,而是一場技術的接力。
很贊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