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自研章在2025開放原子開發者大會上,內核vivo正式向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捐贈以Rust語言自研的開放開啟操作系統內核。這標志著,原開源基BlueKernel項目將作為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孵化開源孵化項目,正式進入更專業化的項目新篇開源治理新階段。在大會上,生態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秘書長助理兼運營部部長李博與 vivo操作系統高級總監陳凌云共同完成簽約。共建
BlueKernel項目捐贈簽約
2024年,自研章vivo基于Rust語言自研的內核藍河操作系統內核正式發布,而后在2025年7月面向行業開源,開放開啟并憑借安全、原開源基輕量、孵化通用三大核心特性逐步躋身行業前沿。項目新篇開源僅一周時間,生態該內核在 GitHub 的 Star 數據便突破 1000,吸引了大量開發者關注。如今,vivo將該內核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并正式以“BlueKernel”命名成為開源孵化項目,以全新的開源運營和治理模式面向行業。vivo將持續貢獻BlueKernel開源社區,正如 vivo副總裁、OS領域副總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在今年 vivo開發者大會上所言:“從自研到開源,vivo始終堅定做 Rust 技術的先行者,我們將以開放姿態分享核心技術成果,與全球開發者共建繁榮的 Rust 生態。”
三大核心特性 + 五大能力,構筑 Rust內核技術標桿
BlueKernel具備安全、輕量、通用的三大特性。在安全方面,BlueKernel使用Rust語言開發,適用于嵌入式平臺和移動設備,通過編譯期靜態規則保障內存安全;同時,在運行時則依托智能指針靈活管理內存,無額外內存回收性能損耗,實現內存安全從被動防御到主動掌控的轉變。得益于對基礎數據結構高性能、低開銷的設計,BlueKernel對硬件資源的需求顯著降低,最小內核內存占用僅13KB,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滿足各類終端產品的需求。另外,BlueKernel兼容RISC-V、ARM 等多芯片架構,并支持 POSIX 接口標準庫,方便開發者在不同平臺上快速適配現有生態。
藍河操作系統Rust開發與BlueKernel開源實踐介紹
BlueKernel具備完整的系統調度、內存管理、文件系統、網絡和設備驅動五大內核能力。在系統調度上,BlueKernel支持主流的調度算法,包括基于時間片輪轉調度和基于優先級隊列的實時調度;內存管理方面,將Rust語言內存安全核心特性和智能指針相結合保障內存安全,同時支持多種內存分配算法,可適用于不同場景,供開發者基于自己的業務場景靈活選擇。
BlueKernel的文件系統則采用了經典的層次化結構設計,實現了對文件和inode等數據結構的抽象操作,支持快速適配不同的文件系統;而對于網絡,支持基礎的TCP/IP協議棧,能夠以阻塞模式和非阻塞模式調用,支持接入多網卡設備,也基于Rust Zero-Copy 零拷貝設計,消除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堆分配開銷,支持了 socket api;設備管理上,BlueKernel通過硬件抽象等一系列方式,提升了對于CPU架構和驅動的兼容能力,支持Rust語言開發驅動,也兼容已有的C語言內核的外設驅動。
開發者可通過 GitHub 倉庫獲取完整源碼與技術文檔。
生態適配全面落地,支持不同架構的芯片平臺
目前,BlueKernel 已完成多家芯片廠商開發板的適配,包括兆易創新 GD32 系列、恒玄科技 BES 系列、瑞芯微 RK 系列等,覆蓋 Cortex-M、Cortex-A、RISC-V 等芯片架構,并于大會現場展區進行了展示,為設備廠商使用Rust內核打造更安全的產品提供了全新路徑。vivo 技術團隊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與更多芯片廠商的生態合作,完善適配矩陣。
BlueKernel展區
開源共建,助力 Rust 生態繁榮發展
此次捐贈不僅是技術成果的開放共享,更是 vivo 踐行開源治理的重要實踐。納入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專業化治理體系后,vivo將持續為BlueKernel 開源社區搭建透明化的社區運營機制,為學術界提供 Rust 語言開發的實踐陣地,為產業界搭建軟硬件協同創新的合作平臺,加速推動Rust 語言基礎軟件和生態的發展與繁榮。
作為面向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底層技術布局,BlueKernel 的開源孵化將為終端設備的安全升級、智能互聯提供核心支撐。未來,vivo 將持續深耕 Rust 技術研發,通過社區共建、技術共享、賽事賦能等多元方式,推動基礎軟件領域的技術革新與生態繁榮,為產業的智能化轉型注入持久動力。